沙中印衣上情——记2010东华时尚周之“复活的图像”服饰复原展

2010/04/18

 

沙中印 衣上情

——记2010东华时尚周之“复活的图像”服饰复原展

    2010年4月15下午1600许,上海市东华大学第16届时尚周在众多时尚人士的期盼下,终于拉开了序幕。同时开始的,还有第三教学楼七楼的一场名为复活的图像”——党项、回鹘和吐蕃服饰复原展。
    此次服饰复原展由我校三位硕士研究生,在艺术设计学院包铭新教授带领下,通过文献查证、图像比较等方法,考证其服装款式、面料种类及纹样装饰手法,进而绘制黑白线描图及彩色临摹图,以实物制作的形式将人物从头到脚的服饰,对敦煌莫高窟第159窟吐蕃赞普服饰(中唐)、安西榆林窟第16窟回鹘天公主服饰(五代)、安西榆林窟第29窟西夏贵族妇女服饰(西夏)等进行了复原,历时一年。
    笔者了解到,此次复原展规模虽小,却为敦煌吐鲁番图像中的古代少数民族服饰复原研究的初步成果。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古代图像中储存的信息,使得当时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与穿着情景得以再现。敦煌一带的洞窟壁画与雕塑大都保存完好,且信息相对完整,所以则其作为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始。
    在展馆内,挂置了四件充满西域风情的外衣,分别为吐蕃赞普服饰、回鹘天公主服饰、西夏贵族妇女服饰和西夏武官服饰,其复原对象均来自莫高窟个洞窟内的图像。据了解,服饰上的图纹线条在当时均由手工缝纫制成,而现代迫于时间与技术的限制,学生们自发手绘而成,其用色、纹样均复原了莫高窟原形。而除了服饰,在一旁的柜台上,还有当时许多精美饰品的复原,如第16洞窟内回鹘公主的如意云头发饰、桃形凤冠、耳环等,无论是外形或是色彩,都有着极高的复原度。



   除了现场的服饰与首饰,在后排的展板上,还有着莫高窟内壁画原图与服饰完成后的对照图,在另一边,还有3位硕士研究生此次前往参与研究的手记感想。虽然赞普面目已剥落严重,但其前后两身吐蕃装供养人仍清晰可见。赞普着团花袍……其头巾所缠绕的方式也是与其他洞窟赞普的朝霞冠不同。另有诸多疑问,都要回去一一核对。——王婧怡诸如此类的手记都登在了展板上,除了在莫高窟内的所见所闻,研究生们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比对,发现其服饰的不同处与发展方向,并须翻阅各种历史文献,再进行相关还原。
    展馆布置的另一大细节与亮点是若干个悬挂的立方体,立方体上记录了每位研究生研究的项目与得到的相关图案,并注明学生姓名与研究对象,数量不多,却精致时尚,又节约空间,使参观者为之津津乐道。
   “复活的图像展馆虽小,却凝聚着导师与学生一年来的心血,也为敦煌吐鲁番图像中的古代少数民族服饰复原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贡献。我国民族众多,此次展览不过是一个开始,期望继这三位硕士研究生后,有更多的学子能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做出贡献,使我们的服饰文化历史更立体更完整,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对外宣传学生记者团 王嘉璐

                                                                   指导老师:严晨